近日,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激励全省广大妇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推进云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云南省妇女联合会、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决定,授予 98人云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48个单位云南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省政协委员、致公党云南师范大学支部副主委、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丁俊美荣获“云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丁俊美是致公党云南师范大学支部副主委、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她凭着对科学研究的执着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带领团队潜心科研,精心备课,悉心授课,积极探索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教学和科研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荣获了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云南师范大学“师德标兵”“红云园丁奖”“云南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和荣誉。
她是省政协委员,她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为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2023年11月3日至4日,长江经济带省市政协“共抓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共推长江经济带高水平发展”协商研讨会第四次会议在昆明召开,她作为参会嘉宾进行专题发言,她表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同时也是微生物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她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挖掘新型污染物降解的特色微生物资源,解析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机制,尽快实现微生物降解新型污染物菌剂的实际应用。同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她将继续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学生未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能力。”
2023年6月,省政协举办“减轻家庭育儿负担,促进新生育政策落地”协商议政大会,她以《关于引导塑造大学生健康婚育观的建议》为题,作了大会发言。2023年9月,她参加省政协组织的“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书活动并作了交流发言。2023年11月,她参加省政协和昆明市政协举办的“共抓长江生态保护、共推长江经济带高水平发展”协商研讨会,并作了交流发言。
作为一名学者,她是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Koch 研究所访问学者。她主持了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了SCI论文20余篇。她研究获取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工业用酶10余种,获取多株可以降解农药、塑化剂以及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的微生物菌株,为被污染自然环境的生物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微生物菌剂和酶资源。
她是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环境微生物学会委员。她说,高校应率先在推进垃圾处理工作中做好示范引领,科教融合推动垃圾分类,鼓励师生将垃圾分类工作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研究结合起来,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展调查、研究,给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破解垃圾分类的难题和难点。
“在推进垃圾处理工作中,高校应率先做好示范引领。”丁俊美说。她认为,高校应发挥“智库”作用,围绕垃圾分类主题,推动科教融合。鼓励师生将垃圾分类工作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研究成果转化结合起来,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实效的对策和建议,破解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难题和难点。通过垃圾分类的科学技术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她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学生未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能力。
她重视专业相关知识学习和工作技能提高,不断充实新内容,注重授课方法,充分的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学生严谨的治学作风,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在教学工作中,她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备课详尽、细致,教案设计精到,教学过程讲求科学精细,对学生态度热情,经常得到学校领导的称赞和师生好评。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